1、基本情況
某公司2002年新建一條1000t/d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生產(chǎn)線,窯規(guī)格為φ3.2mx50m,帶DD型分解爐,煤粉制備系統(tǒng)選用中2.2mx4.5m+2m風掃式烘干磨,物料水分要求:入磨≤10%,出磨≤1%,生產(chǎn)能力10t/h,窯頭、窯尾煤粉計量與輸送選用德國PFISTER公司轉(zhuǎn)子秤,喂料能力0~5t/h,水分要求≤2%。公司位于新疆西部,秋冬兩季降水量較大,加上所用原煤為露天生產(chǎn),使進廠原煤水分高達30%,嚴重影響煤磨產(chǎn)量,進廠原煤工業(yè)分析見表1。為了保證產(chǎn)量,煤磨出料水分只能控制在10%左右,所以,經(jīng)常造成轉(zhuǎn)子秤零點漂移,計量失控,窯系統(tǒng)熱工制度不穩(wěn)定,產(chǎn)質(zhì)量下降,窯產(chǎn)量只能維持在850t/d左右,各種費用指標直線上升。為此公司決定進行技術改造,即在原煤入預均化堆場前增加一臺烘干設備,通過多方考察、論證,最終選擇了新型立式
烘干機,富通新能源生產(chǎn)銷售
滾筒烘干機、
氣流式烘干機等干燥烘干機械設備。
2、設備選型中的體會
2.1工作原理與性能參數(shù)
新型立式烘干機與過去的立式烘干機(烘干塔、烘干窯等)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從內(nèi)部結構做些改進,熱效率可達85%。例如篦盆、篦錐采用耐熱耐磨合金鑄件,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解決了烘干機與爐體漏風大,不易密封的難題。采用了多組篦盆、篦錐不同角度不同間距設計,使其可適應多種物料的烘干。
2.2工藝布置與設備選型
該立式烘干機系統(tǒng)主要有進料提升機、立式烘干機、除塵器、引風機、熱風爐和出料輸送設備等組成。
2.2.1設備安裝位置的選擇
由于立式烘干機系統(tǒng)本身占地面積較少,可考慮選擇安裝在原煤輸送提升機旁或者原煤輸送皮帶機旁,我公司的自備電廠輸煤與燒成用煤預均化堆場輸煤共用一個破碎系統(tǒng),因此可選擇安裝在輸煤提升機與皮帶機旁,以節(jié)省投資。
2.2.2設備直徑與高度的選擇
立式烘干機的烘干能力與其直徑、高度成正比例關系,直徑不變,高度越高烘干能力越強;高度一樣,直徑越大烘干能力越大。筆者認為:只要地耐力和風載荷允許,設備高度應盡可能選高點,原因是高度高,可以增大物料在烘干機內(nèi)的停留時間。如果物料水分較大,可提高熱風爐進烘干機氣體的溫度(最高可達850℃左右),以確保物料的烘干,提高熱效率。但烘干原煤則另當別論,由于煙煤著火溫度點較低,故進入烘干機氣體的溫度控制不宜過高(450℃左右)。總之在直徑和高度的選擇上,直徑應大些,高度以不超過20m為宜,過高由于進烘干機氣體溫度受到限制,會導致烘干機出口溫度(頂部溫度)太低,造成空間浪費。我公司烘干機選型直徑為2.6m,高度為20m,使用效果較好。
2.2.3二次風管的選擇與使用
立式烘干機的熱風與物料水分交換為逆流方式。烘干其它物料可不考慮二次風管的使用或者有選擇性的使用,但用于烘干原煤必須使用,原因是烘干原煤時入機溫度(450℃左右)受到嚴格限制,烘干機中上部溫度難以提高,通過二次風管可提高其溫度,提升烘干機整體烘干能力。二次風管設計時應考慮:①如果原煤水分較大、外界氣溫較低,安裝位置應偏上一些,即其頂部進風口位置應設在第一組篦盆與第二組篦錐之間,其它進風口位置依次向下排列;②二次風管除最底部分別安裝一個總風閥外,最頂部進風口也應分別安裝一個風閥。安裝總風閥目的是對烘干機中上部溫度便于控制,最頂部進風口的風閥是對烘干機出口溫度便于控制,尤其在冬季,如不能保證烘干機出口溫度在80℃左右,會造成進除塵器溫度較低,影響整個除塵器的正常工作。我公司所用二次風管直徑400mm,布置在烘干機兩邊,進風口設計有3處,位置分別設在第二組與第三組、第三組與第四組、第四組與第五組篦盆與篦錐之間。從使用效果上看,不太理想。尤其冬季使用效果更不明顯,主要原因是二次風管進風口安裝設計整體偏下所致。
2.2.4除塵器的選擇
用于原煤烘干時,以選用煤磨除塵專業(yè)生產(chǎn)廠家生產(chǎn)的除塵器設備為好。因為北方的冬季最低溫度可達-20℃左右,非專業(yè)廠家的除塵器設備在保溫防結露方面差距較大;整體結構尺寸與配置相比也存在缺陷。例如存在集灰斗角度偏小、整機內(nèi)部易集料處不作處理、不配振打裝置和沒有電加熱裝置等。我公司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認識,沒有選用專業(yè)廠家的除塵器,結果在實際生產(chǎn)中出現(xiàn)集灰角度偏小下料不暢、外界氣溫較低時除塵器結露嚴重等問題。后在專業(yè)廠家指導改進下才基本達到使用效果。
2.2.5設置熱風通道閘門
新型立式烘干機的簡體直接坐落在熱風爐的煙道上,中間除一道擋火墻外,再沒有任何設置,徹底解決了烘干機與爐體漏風大、不易密封的難題。這種設計在烘干除原煤外其它物料時,由于對溫度控制范圍較寬是無可非議的,但如果烘干原煤,筆者認為這樣設計存在嚴重缺陷,解決方法是在熱風爐與風道之間增設一個閘門(最好是閘板式閘門),原因是:1)在熱風爐升溫過程中烘干機內(nèi)氣體溫度不易控制,當溫度在30℃時,易使烘干機內(nèi)殘留的煤自燃;2)在正常烘干過程中由于斷料或卡料等因素,會使烘干機內(nèi)無料或少料,、此時沒有閘門,溫度將無法及時得到控制,易造成烘干機原煤燃燒。我公司在最初的設計中沒有考慮增加閘門,使用后對發(fā)生突發(fā)事件需要控制溫度時反應太慢,造成部分原煤自燃,后經(jīng)返工重砌熱風爐增加了閘門,解決了問題。
3、幾點操作經(jīng)驗
3.1投料
投料前,烘干機中部應控制氣體溫度在200℃以內(nèi),這樣可確保機內(nèi)殘留原煤不自燃,當熱風爐出口溫度達450℃時,便可投料。確定烘干原煤出烘干機后,便可全部打開閘門向烘干機內(nèi)大量送熱風,隨后再打開引風機進風口調(diào)節(jié)蝶閥,進入正常烘干操作。
3.2烘干
原煤在烘干時,要根據(jù)出料水分高低調(diào)整喂料量和引風機風門開度,但不能隨意提高熱風溫度,一般不超過450℃,以防機內(nèi)原煤自燃。出料水分大要減少喂料量或開大引風機風門,出料水分小,可增加喂料量。另對原煤入機粒度也應嚴格控制,最好均小于30mm,這樣有利于物料在機內(nèi)均勻分布和勻速向下運動,并與熱風充分交換。冬季正常操作要適當提高除塵器入口溫度(80℃左右),避免布袋結露,影響通風和除塵效果。
3.3正常停機
首先關閉熱風閘門,其次讓濕原煤繼續(xù)通過烘干機,使其與烘干機內(nèi)余熱繼續(xù)進行熱交換,待機內(nèi)溫度降至150℃時,停止喂料。確定烘干機內(nèi)物料出空后,關停引風機。注意:1)立式烘干機停止工作.熱風爐在保溫期間,嚴禁打開熱風閘門,以防機內(nèi)溫度突然升高造成機內(nèi)殘留原煤自燃。2)正常停機超過1h,必須將卸料管出口鎖風閥用手動關閉(使其積料再多也不能自動打開),防止停風后自然沉積在出料管內(nèi)的煤粉自燃并排出機外,引起局部火災,損壞設備。
3.4故障停機
當發(fā)生人料裝置跳停、卡料和出料裝置失靈,使烘干機內(nèi)出現(xiàn)無料或堵料等問題時都會直接造成烘干機內(nèi)溫度的急劇上升或發(fā)生變化,給烘干機帶來安全上的隱患。遇到上述情況,首先是關閉熱風管道閘門,打開冷風門,然后再做其它方面的處理。
4、結束語
從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使用情況看,通過調(diào)試和不斷改進,該立式烘干機系統(tǒng)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各項技術指標:原煤初水分≤30%,烘干后水分≤15%,烘干機臺時產(chǎn)量在40t/h左右,烘干煤耗每噸折合標準煤10kg。烘干后的原煤基本滿足現(xiàn)有生產(chǎn)線的要求。
(轉(zhuǎn)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烘干機
http://m.hyaqg.cn/ganz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