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案確定
烘干機機頭密封裝配圖如圖2所示。更換機頭密封有兩種方案。
1.1 方案一:拆爐膛
需垂直于烘干機軸線方向?qū)t膛拆開一寬300mm的縱向缺口(圖2中雙點畫線之間部分),出下料管10,割掉烘干機筒體前端的支承環(huán)9,使擋圈4、密封圈3,依次向左軸移至爐膛拆開的缺口處,再徑向平移出爐膛。該方案工期約7天,需用資金約2000元。
1.2 方案二:割斷筒體
在爐墻外到前輪帶間選一適當(dāng)位置將烘干機筒體割成前后兩段。換好機頭密封圈、擋圈后再將筒體焊接復(fù)原。該方案僅需3天,需用資金約500元。
1.3 選定方案
通過兩種方案的比較,決定選擇第二種方案,既省時、省力、省物,又避免了土建、機械等多工種交叉作業(yè),可以在最短時間內(nèi)保證檢修質(zhì)量,完成機頭密封圈、擋圈更換工作。
2、方案實施
2.1筒體割斷
在距前輪帶1.0米位置,沿筒體圓周畫割斷線。該線要求在垂直于筒體軸線圓截面的同一外圓周上。在所畫線兩側(cè)筒體上沿圓周做四處對接標記。所做標記要求分別位于筒體的同一母線上。為防止筒體熱變形,切割筒體前在筒體內(nèi)前后兩段各打一米字支撐。同時將前段筒體外圓上焊起吊鉤,用手拉葫蘆吊住。要求筒體環(huán)向割口平直光滑,其直線度誤差不得大于±2mm。
2.2密封圈、擋圈拆裝
筒體割斷后,將前段筒體向爐膛內(nèi)導(dǎo)入300mm,使前后兩段筒體離開,取出原密封圈、擋圈,安裝新密封圈、擋圈。
2.3筒體復(fù)原
2.3.1筒體找正
按切割前所做標記將兩段筒體按原位置對正。沿筒體外圓周對稱點焊六根長1.5~1. 8m的平直角鋼,將前后兩段筒體連接起來。如圖3所示。
筒體對接后,中心點徑向跳動不得大于5mm。測量方法:筒體割開前,在前段筒體沿同一圓周測該圓周上的徑向跳動量。并逐點做好標記和記錄。對接筒體時,仍以該圓周線為基準,測量筒體徑向跳動量,進行調(diào)整直到相同點的徑向跳動量與筒體割開前相吻合。
2.3.2筒體焊接
筒體焊接采用雙面焊。焊前開X型坡口,坡口割好后用手砂輪將坡口表面打磨修整。為防止焊接中焊縫開裂,焊前要進行預(yù)熱,焊接時用石棉被保溫。采用分段對稱焊接,每段長度500mm左右。每焊完一層須用小尖錘、鋼絲刷清除焊渣等,特高點用手砂輪打磨光滑。要求焊縫表面呈光滑細鱗的形狀,不平度偏差不得大于1. 5mm。焊縫寬度均勻整齊,接點處無凹凸現(xiàn)象,不得有裂紋。焊縫最終高度:筒體外部不得高出母材3.5 mm,內(nèi)部不得高出母材2mm,最低點均不得低于筒體表面。
焊接完成后,用10倍放大鏡對焊縫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焊接缺陷及時消除。再進行一次同心度檢查,若徑向跳動超差,采用熱變形法進行校正,直至符合要求。最后割去連接角鋼、起吊鉤。
3、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更換機頭密封圈、擋圈,能夠保證筒體的同心度,施工時間短,節(jié)省人工,筒單易行,確保了烘干機安全穩(wěn)定運行。